預防為主,推進防控關口前移
7月9日17點,隨著中國少數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的完成,全區普通高考順利落幕。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區規模最大的一次有組織的集體性活動,是對常態化疫情防控的一次重大考驗。
“自治區教育廳、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等有關部門提前謀劃,研究制定了具體、周密的高考防疫預案,并從6月23日開始,要求考生和考務人員每日上報體溫、身體健康狀況,還組織開展了專門的防疫培訓和演練。”自治區綜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王文瑞說。
未雨綢繆,方得始終。自治區堅持把預防為主,著力推進防控關口前移落實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各地也廣泛開展健康教育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農村牧區、進家庭等活動,引導公眾樹立“低風險不等于零風險”意識。
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廣泛開展全區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加快建立個人、家庭、社會、政府“四位一體”健康知識和技能普及機制,利用內蒙古健康大學和健康內蒙古12320名醫直播推送健康科普信息252條;圍繞養成“一米線”、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主題,創作公益廣告138條、公益科普宣傳片29部,在各類媒體發布疫情防控信息2.5萬余條。
自治區疫情防控指揮部醫控組通過三色健康碼、健康碼防疫信息管理系統、新冠肺炎防控信息維護報送系統與國家、自治區政務服務平臺及公安等部門數據信息聯動,形成了疫情相關方多源數據監測反饋機制,實現了利用大數據對疫情進行實時跟蹤、重點篩查、有效管控,早發現,早處置。
前移防控關口,提高新冠病毒檢測能力至關重要。自治區下達7260萬元補助資金,支持全區177所醫院建設核酸檢測實驗室和配置核酸檢測設備。目前,全區已經開展核酸檢測工作的醫療機構、疾控機構和第三方機構從15家增加到181家,每天最大檢測量達到7.2萬多人份,檢測能力得到極大提升。
突出重點,精準實施防控措施
“36.1度,體溫正常。”8月5日早上8點,在呼和浩特市賽罕區一所幼兒園大門入口處,一名教師手持電子體溫計為進入園內的每一個孩子都測量體溫,另一名教師則在一旁認真地做著記錄。
該幼兒園負責人介紹,按照賽罕區教育局要求,幼兒園設置體溫監測崗,嚴格出入人員體溫檢測,對教職工和兒童每天都要進行晨檢、午檢并上報主管部門,尤其要教導兒童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兒童、學生是疫情防控的重點人群。按照國家相關要求,我區實行分類施策、科學防控,加強對老年人、兒童、孕產婦、學生、醫生、患者等重點人群和養老院、福利院、監獄、醫療機構等重點單位的精準管控。
對學校、幼兒園,嚴格執行教職員工和學生健康情況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嚴格執行入學入托晨、午檢制度,要求全面做好師生個人防護,嚴格執行因病缺課、缺勤病因追查登記制度,實現了對入校人員可追溯、離校人員可管控。
對醫院,進一步完善駐院感控指導監督工作機制,推廣分時段預約診療和“互聯網+醫療健康”,實行“先線上、后現場”的兩次預檢分診。同時完善醫務人員和工作人員、患者及陪護人員健康狀況強制報告制度。
作為邊境省區和重點口岸地區,我區承擔著“外防輸入”重要責任。我區還承擔著首都機場分流呼和浩特國際航班處置工作,做好口岸疫情防控與分流國際航班應對處置工作尤為重要。
為此,自治區專門成立了前線指揮部,制定了“三查、三排、一轉運”、全程閉環式管理方案。與此同時,自治區不斷完善境外疫情多部門信息通報推送機制和多部門協同防控機制。
對于境外入區人員,一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從留觀排查到集中醫學觀察,從每天由專門醫護人員測量體溫,到留觀第12天進行的核酸檢測,分流處置工作每個環節皆可追溯,牢牢守住了防控境外輸入第一道關口,最大限度降低了境外疫情輸入風險。
自2月19日以來,除發生1例吉林相關本土病例外,再無本土病例發生,境外輸入病例得到妥善救治、無一例向社會擴散,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繼續保持零感染。
“盡管我區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但目前境外疫情形勢仍然嚴峻復雜,國內防范疫情反彈任務依然艱巨繁重,必須以自治區十屆十二次全委會精神為指引,毫不放松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自治區衛生健康委主任許宏智表示,下一步,我區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健全公共衛生體系作為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內容,加強自治區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全區重大疫情防控和救治能力,切實維護人民健康。